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留学 > 分享园地 > 正文

向纪明副校长赴白俄罗斯高等教育机构考察认识及体会

【来源: | 发布日期:2012-04-16 】

     由中国国家外专局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地方高校校长赴白俄罗斯培训”项目,由来自陕西、山东、贵州、重庆、北京和广西等6省(市)的15所院校领导及一名翻译组成,代表团一行201161030对白俄罗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考察,代表团考察访问了白俄罗斯具有代表性的13所大学,分别为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国立经济大学、国立农业大学、国立信息无线电技术大学、国立工艺大学、国立医科大学、白俄罗斯-俄罗斯大学,莫吉廖夫州立大学、莫吉廖夫职业技术学院、戈梅利大学、肖洛科夫现代知识学院,同时还访问考察了国家教育部、国家图书馆、国家科学院和总统管理学院等高等教学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相关实习基地,足迹涉及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和莫吉廖夫州、戈梅利州等白俄罗斯教育科技的主要城市。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白俄罗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情况了解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代表团学习、考察取得预期成果,签署了多项国际合作交流协议,加强了中白两国教育科技合作与交流,增进了中白两国友谊,现将考察情况作一介绍并谈一点考察体会。

    1白俄罗斯及其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

白俄罗斯全称为白俄罗斯共和国,位于东欧和俄罗斯联邦之间的东欧大平原,国土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970万,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湖泊密布,空气清新,自然灾害少,这是天赋地造的偏爱。广袤无过的大平原特别适合农业机械化生产,该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城乡差别不大,百姓共同富裕情况较好、幸福指数较高。经过前苏联大国工业格局和基础设施构架,工业化程度普遍较高,外表的不豪华且有些斑驳,强烈地透视出后工业时代大国的历史,体会出前苏联“超级大国”的发达程度。白俄首都明斯克不足200万人口,机场有两个;地上交通有宽敞通达的道路,还有有轨和无轨电车,人行道比较宽畅;地下交通有方便快捷的地铁,大街小巷少有堵车现象,交通井然有序。在白俄罗斯首都和其他城市,代表团成员始终能感受到有序和谐的社会状况、平稳发展的经济态势、安逸简约的生活氛围,深蕴其间的厚重文化传统明显可鉴。大街小巷比较整洁干净,没有乱刻乱喷、随处广告,脏乱等的现象,广大市民素质普遍较高,社会公德意识较强,体现出白俄罗斯人民较高的气质修养、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

    俄罗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教育文化大国, 教育资源丰富, 教育体系完善。实行三个层次十一年制免费义务基础教育,第一层次为初级教育,学制为四年;第二层次为中级教育,学制为五年;第三层次为高级教育,学制为二年。基础教育完成后,学生可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高等院校学制45年,分免费和缴费两种形式,其中约60%为免费教育,考不上免费指标的另外40%需要缴费,对其国内学生而言,每年学费约在500美元左右;而对国外学生而言,每年学费约在2000美元左右,对于免费生而言,需要在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2年以上。

白俄罗斯高等教育比较发达,有55所大学(其中国立45所,私立10所),其中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国立师范大学、国立音乐学院、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国立美术大学、国立体育大学等比较著名。综合大学的综合性、行业大学的专门性明显,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科学。副博士评副教授、博士评教授要求比较明确。教学体系严谨,大学学制5年,完成前4年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后,发给大学毕业证,另外1年是与实际工作衔接的“专门人才”学习时间,完成相关学习、实习任务后发给专家证。硕士学位是在大学5年学习任务完成后,再加1年的专业研究培训后可授予硕士学位;关于博士学位,分副博士博士两种形式,副博士学位学制3年或3年以上,博士学位学制更长,以发表出相关学术报告为标志,通过答辩获得学位。白俄罗斯教育在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适度改革,长期坚持已有教学体系、升学制度、考试制度,重视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实践、职业培训,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其改革是审慎地,改革始终面向实践、围绕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我们了解到,“硕士”在白俄罗斯不被重视,因为教育资源短缺,为吸引外国留学生的需要才不得不重视,而且在大学后期就可进行,入学不必考试,结束不必论文。但博士的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定水平,一般拿不到博士学位。

   2、几点认识和体会

通过培训考察,使我们对白俄罗斯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等有了新的认识,得到了不少启示。

2.1 要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不断地夯实各级各类教育基础,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全民素质,强国必先强教。白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人口小国,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内源性物质资源极其有限,他们依靠教育先行及苏联时期所形成的人力资源, 造就了白俄罗斯现行的经济社会结构:工业化基础较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平富差距较小、国民素质普遍较高、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和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其基础,因此,教育发展的先导性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水平质量更高,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才可能获得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普遍提高,才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 教育投入不足,白俄罗斯教育支出占GDP7%以上,而我国教育支出在2011年才占到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4%。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足,制造业难找合格的技术工人;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农业技术人才短缺;不少新毕业大学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知识与实践经验缺乏。各类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升级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完善教育管理体系,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要求来谋划教育发展。

2.2 发展均衡教育, 实现社会公平

白俄罗斯城乡差距较小, 社会阶层矛盾不突出, 居民收入差距小,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良好、生态环境优美,其均衡化教育理念起了重要作用。白俄罗义务教育普及较早,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高,民众之间学历、能力差异较小;技能培训重心向产业工人、农村劳动力倾斜,努力提高一线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区域之间、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之间在教育、培训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社会成员能力差异较小,居民收入、行业分配结构比较合理。由于人们之间的教育差异较小,收入分配比较容易实现公平,所以均衡化教育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人人享受均等教育,人人成为实用人才。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崇尚劳动创造,而不是在不平衡社会分配阶层中谋求优势地位。

2.3  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构建人才培养协作机制

白俄罗斯大学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调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建有相应的实验室、实训室,很多教室中都安放有相应的机械设备,边授课,边进行设备展示和实践操作,如国立交通大学建有火车调度模拟实验室、农业大学有各种收割机、拖拉机设备实验室、林业大学有各种木材加工设备实验室等等。同时很多大学在大中型企业中都建有学生实习基地,企业对学生实习高度重视,企业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学生在工厂实习其间有专门的课堂和实习学习场所。我们深感该国教育机构与生产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例如,大学最后一年须在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 学生培养直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企业或用人单位一般不得借故阻挠劳动者的培训要求, 培训时间比较合理, 培训费用由政府支取, 劳动者不必承担费用。企业有责任为劳动者技能培养提供实习机会, 一般不能借故推脱, 并纳入相应考核,从而保证劳动者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目前, 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不少实习基地, 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 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与经济发展需求脱节现象还是存在的。企业介入教育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责任不明, 高校与企业还没有建立起人才培养互动协作的机制。高校大学生缺少实习安排,培训基地缺乏, 培训时间过短, 经费投入不足, 培训作用不明显;应该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大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 保证实习实训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4 高校应在各类办学层次形成特色,避免办学同质化

在白俄罗斯的各类大学中, 综合大学的综合性,行业大学的专门性比较明显,例如白俄罗斯国立林业大学主要是围绕林业工程、木材加工、林业安全等来构建自己的专业;农业大学主要是围绕农业机械、农业能源、农业技术等来构建自己的专业;白俄罗斯总统参观指导过的莫吉廖夫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只有农业机械、森林工程、农业技术三个专业,办的很有特色。除了为数不多的综合大学外,一般行业大学的专业都不是太多。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取向比较明确,师资队伍与实践条件与之相配套,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取向和生产服务结合点比较明晰,比较容易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基本解决老百姓上大学问题,但在这快速发展中,许多高校不加选择的涌现出类似的学科专业,出现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例如陕西高校中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师范院校或地方性院校,都大量扩招艺术专业学生。这就导致各个学校特色不明显,竞争性不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完成,老百姓就会选择需要的学校上学,因此各个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追求卓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5 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扩大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

在白俄罗斯无论是国立大学或地方性院性,国家在政策上都一视同仁,并没有把高校分成三六九等,在资金投入上都享有相同的权力。我国为了支持一批高校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实施“985、“211”工程和重点大学建设工程等,思路是正确的,但也要充分考虑地方性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地方性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质量的高低也是大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地方高校因处于非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地域上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筹措经费的渠道有限,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国家要加大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确保其健康科学发展。要适当扩大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例如在中外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方面适当给高校“放权”,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到支持地方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学生交流与培养方面勿统的过死,形式应灵活,以发挥高等院校国际合作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硕士教育)政策方面,要适当向地方高校倾斜。西方高校,教授即可带硕士、博士,而我国高校教授带硕士或博士首先取决于所在高校是否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样一个教师,在不同高校则有不同教学科研平台,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高校间的交流和校际互聘。

2.6 重视行为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白俄罗斯到处都是自己国家民族英雄人物的雕像,对自己民族英雄的崇拜随处可见,年青人结婚都要祭奠自己的民族英雄,从而形成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白俄罗斯民众,在公共场合整洁有序,对人礼貌友善,匆匆而过的人群多数脚步快捷、专注,很少左顾右盼,很难发现喧哗和吵闹,几乎见不到吵架、斗殴和乱丢杂物等现象,整体表现使人感到素质较高。我国教育部门和单位比较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但由此看来,差距决定工作力度,还应继续加强。素质教育不仅要有全面、系统的设想,更要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的进行,零敲碎打不可取,要强调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以中华人文精神为主线、切实有效地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大到理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小到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处事待人教育等;要强调教学与学生其他活动的结合,不能犯教条主义、生硬灌输、甚至让受教育者反感的低级错误。

对白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学习考察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并不是说国外的月亮就比国内圆,通过学习考察,我们也发现其存在的不足,该国的经济发展比较平缓,开放程度不够,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近代工业和服务业相对滞后等等,但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生产的效果看,“崇实”、“内敛”的特征比较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力戒浮躁,踏实工作,更好地做好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